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敌我军事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占绝对的优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在广东,宋子文组织的两期“清剿”相继失败后,再也无力组织较具规模的“清剿”了。宋子文离开广东后,由余汉谋接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接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国民党广东当局虽然试图做最后挣扎,但“即使有了枪,也没有钱,有了钱也没有人,有了人也没有时间”
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1949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1948年12月27日的批示和香港分局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惠东安墩宣告成立,尹林平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松坚任副司令员,左洪涛任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闽粤赣边、桂滇黔边纵队成立宣言》明确宣布:“本军作战目的,志在解放各该地区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之独裁统治,配合全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接受中国共产党之领导,服从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之指挥,对于中央之每一主张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每一命令指示,当具体而坚决执行之”。《宣言》要求全体指战员,“必须人人学会歼灭敌人和唤起民众的两套本领,必须提高战斗力和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完成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华南的光荣任务”,号召“全华南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华侨、工商业家、开明士绅、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致的动员起来,为支援本军的行动而奋斗,为彻底解放全华南、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战斗”。粤赣湘边纵队所辖部队进行统一改编,江南支队改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下辖7个团和2个独立营,司令员蓝造政委王鲁明,副政委祁烽,参谋长曾建,政治部主任刘宣。
1949年6月中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发出《告东宝同胞书》,号召东宝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争取全面解放而斗争。
1949年5月,路东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王舒,副县长李少霖。县政府设在坪山,下辖大鹏、坪山、龙岗、横岗、新墟、镇隆等地。6月,东宝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杨培,副县长曾劲夫,下辖3个区政府,其中宝安区区长周吉。春夏之间,葵沙(乡长何钦明)、王母(乡长李添进)、鹏城(乡长郭平)、桂岗(乡长曾基)、南平(乡长王灶金)等乡人民政府建立。5月,坪龙地区各乡人民政府相继成立,计有:坪山(乡长陈伟)、坑梓(乡长黄云生)、定南(乡长黄腾)、龙岗(乡长张明)、坪地(乡长骆天生)、横岗(乡长黄坚)。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第一书记的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并确定由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组成独立兵团,由叶剑英、陈赓统率,进军华南,担任解放广东全境的任务,以实现从南面包围和配合歼灭白崇禧集团的战略计划。
8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和江南地委的决定,在东莞梅塘召开东宝县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东宝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分别建立东莞、宝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中共宝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黄永光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同时成立宝深军事管制委员会,刘汝琛任主任,代表江南地委负责宝安县的工作。
8月29日至9月3日,宝深军管会主任刘汝琛、宝安县委书记黄永光在宝安乌石岩泥岗村召开县委会议,传达江南地委8月下旬指示精神,学习入城政策,进一步明确县委分工:县委书记黄永光,常委黄永光、周吉、张辉,组织部长张辉,宣传部长王纪平,青妇书记袁蔚霞。确定宝安县人民政府干部配备:副县长周吉、曾劲夫,秘书长黄哲,公安局长刘鸣周,民政科长张子修,军事科长何赋儒,粮食科长梁耀宗,财政科长龚锡贤,建设科长任洪,教育科长王纪平(兼)。确定成立宝三区、宝四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深圳镇人民政府及南头、固西联乡办事处,宝三区区委书记何伯琴、区长吴友业,宝四区区委书记何志刚、区长文造培,深圳镇镇长陈虹、副镇长庄泽民,南头联乡办事处主任温巩章、副主任郑乃尧,固西联乡办事处主任叶芳。建立和健全各乡人民政府和乡党总支领导班子人选,决定召开区、乡党员和武工队长会议,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8月底,宝安县地方武装大队成立,归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辖3个连队,周吉任教导员,何赋儒任副教导员。10月,县大队迁驻县城南头,曾发任大队长,黄和任副大队长。
9月12日,中共宝安县委在龙华窑下村召开区、乡党员和武工队长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委员以及何伯琴、吴友业、刘仁、刘鸣周、何赋儒、张子修、何强、王彪、何琴、刘坚、梁联、陈怀旭、曾宪沼、万启源、周振伦、何玉粦、庄彭、庄启森、张美华、蔡达、黄固等。会议主要是根据上级指示,向各区乡布置落实建党、建政、扩军和筹粮等工作。会后,张辉和袁蔚霞深入各区乡帮助工作,黄永光、周吉在刘汝琛的领导下筹备入城工作。25日,中共宝安县委集中一批准备接管城镇的干部,在宝安黄田举办学习班,学习入城的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有关入城守则、纪律等。学习班于10月上旬结束。在此期间,建立起宝深军管会的办事机构,由王纪平任军管会秘书长,黎锦韬、曾百豪为副秘书长,同时,抽调税务处的蓝杰、谭刚、何财等筹备接收九龙海关。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二、三、八团在大鹏王母墟会师,升起自制的五星红旗,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10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南进,驻守在宝安的国民党部队从深圳逃往香港,从南头逃往大铲岛、伶仃岛。刘汝琛带领军管会人员和税警途经布吉向深圳推进,黄永光、周吉率金虎队、税警连和武装民兵连向宝安西路进发。
10月10日,国民党广九铁路护路大队、税警团向人民解放军表明起义意愿。经布吉上下坪村谈判后,人民解放军顺利接收起义,并指令起义部队退出深圳镇,迁驻黄贝岭,听候改编。13日,黄永光、周吉率领东江第一支队金虎队和由龙华、民治、沙河、石岩、固戍等地武工队组成的新编民兵连,会同文造培负责的武工队,包围沙井乡,对敌展开政治攻势,收缴该乡联防队全部武器。15日,黄永光、周吉率部开赴西乡,迫使国民党县警第二大队80余人起义。当天下午,在西乡举行军民联欢大会。10月15日,新华社发表公告,宣布“广深”全线解放。
10月16日,黄永光率县人民武装部队攻进南头城,在县城地下党员和西乡、沙河等地武工队配合下,歼灭国民党残军百余人,接管了国民党县政府和军警队伍。接着在南头村祠堂门前的坪地召开庆祝解放大会。19日,驻深圳国民党税警二团团长伍秀民和护路大队大队长麦汉辉率部共1500余人起义,奉人民武装命令开赴黄贝岭听候改编。下午,宝深军管会主任刘汝琛率东宝税务处主任蓝杰、宝安县公安局长刘鸣周、深圳镇警察所长蔡达、军管会秘书曾百豪等接管人员160多人,从布吉进入深圳,接收国民党地方政权——深圳镇公所,成立深圳镇人民政府。晚上,深圳各界代表和人民群众共1000多人在民乐戏院举行庆祝大会,军管会主任刘汝琛宣布深圳解放。
10月20日,中共宝安县委机关迁往县城南头,隶属中共江南地委领导。12月改属中共东江地委领导。10月23日,中共华南分局委派江南地委副书记、东江第一支队副政委祁烽率3个连进驻深圳,接替刘汝琛的工作,成立中共沙深宝边界工作委员会(1952年9月并入中共宝安县委),管辖宝安境内的南头、深圳、沙头角3镇党的工作,直属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领导。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炮团在当地部队和民兵的配合下,炮轰大铲岛,击沉敌舰5艘。突击部队分乘3艘机帆船渡海登岛,俘岛上敌中将军官徐达以下80余人。11月15日,在南头广场召开宝安县各界庆祝解放大会,教育、工商、农会及各区乡的妇女会、农会等10000多人参加。
1950年1月6日,两广纵队第二师第四团和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新编独立第三营从大鹏半岛的东涌村出发,在炮火掩护下渡海作战,歼敌2000余人,解放三门岛。4月18日,深圳地区地方党和乡政府动员渔民400多人,出动渔船200只,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四军一三○师三九○团进攻内伶仃岛,在伶仃洋大败敌舰27艘,消灭岛上千余残敌。至此,深圳地区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