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语言发展视角下的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 关键词 ]分级阅读 儿童阅读 多语种
多元语言发展视角下的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综述*
桂定君1 程 莉2 李燕娜3
1 3深圳图书馆 广东 深圳 518036
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110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分别从英文视角下的国际主流儿童分级阅读体系、中文视角下的童书分级阅读现状以及其他国家语种的儿童分级阅读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儿童分级阅读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
[关键词]分级阅读 儿童阅读 多语种
[Abstract]The paper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leveled reading for children with literature analysis. In fields as follows, the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leveled reading system in English, status of leveled reading for children in Chinese,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s of leveled reading for children of multi-languages.
[Keywords]Leveled reading; Children’s reading; Multi-languages
1 引言
分级阅读来自于西方,它是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不同程度而提出的科学的阅读方法、有着相对完备的标准和体系。分级阅读旨在循序渐进地推动儿童阅读能力的科学发展,它包含对阅读者阅读能力的评估、对出版物难易程度的考量,以匹配出符合阅读者阅读能力的读物。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于多元语言的视角,即包含中文、英文及其他小语种如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提出这一研究观点的背景在于世界经济发展已打破以美英为主导的格局,中国在“一带一路”的经济、文化发展布局下,必然走向全球的趋势,而新时代建设者,需要具备多种语言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集中切题资料,使选题具有前瞻性并避免重复研究;并结合理论借鉴研究法,利用国际上关于儿童语言学习、儿童心理研究等理论对国内的儿童分级阅读进行研究与指导;注重研究结果的可实践性与操作性,对儿童分级阅读进行定级、定量、定性等分析与应用。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以下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在总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查询截止日为2021年6月6日),以KY=‘分级阅读’作为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查询,分别得到693篇和1476篇文献,再进行二次检索加入限定词“儿童”后分别有12篇和640篇相关文献。由关键词检索获得的文献,说明这些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主观重点是“分级阅读”;由主题查询而获得的文献,说明他们的研究对象较多涉及到“分级阅读”的相关概念。综合所有文献其发表年曲线走向基本一致(见图1、图2):从2008年开始,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逐渐进入专业研究视野,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1 关键词为”分级阅读”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图2 主题为“分级阅读”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从行业看,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出版和教育3个学科领域。在CNKI数据库中将用关键词“分级阅读”检索所得的693篇文献,加以“文献分类”条件继续检索: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文献有128条,“出版”类文献有79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此检索范围基于未成年阅读而设置)文献180条。上述文献,若添加主题或关键词“多语种”,检索结果均为0。由于教育行业类的研究文献,多以语文教育或英语教育中的阅读读物分级为研究对象,故可为我们课题的“多语种”研究提供参考。
从主题看,我国出版行业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以分级阅读标准和分级阅读出版物为主,教育行业的研究多关注以语文教学为目的的中文读物分级和对应于语言学习的英文读物的分级,而图书馆行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级阅读读物和分级阅读推广的实践领域。
3 儿童分级阅读研究概况
3.1国际儿童分级阅读体系研究介绍
国际上以年龄为标准对儿童通常划分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时期(3-6岁)及青少年时期(6-14岁),而分级阅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开展,贯穿在胎教——幼教——学前教育——小学及初中的各教育阶段[1]。国外有关于分级阅读的研究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2],30年代即有被社会广泛运用的分级阅读标准——《麦加菲读本》。随着阅读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儿童阅读与儿童心理学、儿童语言学、儿童教育学有着很高的关联性。
国际上关于儿童分级阅读体系以英文为主要参考语种,大致分为数字体系、字母表体系[3](见表1),而年龄(年级)体系则主要在非英文的语种中推行,比如中文的儿童分级阅读主要以年龄或者年级标准进行划分。
表1 国际主流儿童分级阅读体系介绍[4]
分级类型 | 分级体系名称 | 分级标准说明 |
数字体系 | 蓝思--Lexile Framework | 一个蓝思(Lexile)是一个难度单位,读懂一本初级低幼读物与读懂一本百科全书直接差距的千分之一被定义为1个Lexile。Lexile分级是由电脑计算出的,主要通过衡量语义难以度和句法复杂度确定。 |
AR—Accelerated Reader | 小数点前的数字表示年级,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第几个月,如4.6表示美国小学4年级第6个月的英文阅读等同水平。阅读分值又被称为GEL(Grade Equivalent Level)和Atos分值。由电脑对全文文字计算后做出BL分级,精确度高。 | |
字母体系 | A-Z(Funtas&Pinnel Guided Reading Level) | 将图书按A-Z进行分级,共26级,从A到Z难度递增。其分级标准将图书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考虑,采用电脑软件和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数字+字母体系 | DRA-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 | 从阅读层级、准确度、流利度和理解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观察与分析,再以范围在A-80的分值形式给阅读能力评分。 |
以上几种分级阅读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和使用的,各体系均会通过对读者阅读能力进行专业、标准的量化,对同一个年级,同时提供多种分级体系的数值供读者参考(见表2),以帮助儿童循序渐进地、科学地开展阅读。
表2 国际主流儿童分级阅读体系对照表
分级体系 (指数+覆盖 年级) 对照年级 | 蓝思 (0L-2000L/K-G12) | AR (0.0-12.9/K-G12) | DRA (A-80/K-G8) | A-Z(Funtas Pinnell) (A-Z/K-G8) |
K | 25 | 0-0.9 | A-2 | A-B |
1.1 | 50 | 1.1 | 2 | C |
1.2 | 75 | 1.2 | 4 | C |
1.2 | 100 | 1.2 | 4 | D |
1.3 | 125 | 1.3 | 6 | E |
1.4 | 175 | 1.4 | 8 | F |
1.5 | 200 | 1.5 | 10 | F |
1.6 | 225 | 1.6 | 12 | F |
1.6 | 250 | 1.6 | 14 | G |
1.7 | 275 | 1.7 | 14 | G |
1.8 | 300 | 1.8 | 14 | H |
1.9 | 325 | 1.9 | 16 | I |
(说明:(1)同一年级可能对应同一分级体系的不同参考数值,这是由于阅读者的个体化阅读能力差异导致,也说明这些阅读体系的可延展性和灵活性;
(2)限于篇幅,本对照表仅展示K-1.9年级中各体系的对照指数。
参考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805195)
3.2 国内童书分级阅读研究发展进程
我国的分级阅读研究整体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教育、出版和图书情报3个学科领域。《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4月28日关于以儿童分级阅读为主题的阅读研究论坛的报道为国内关注这一领域的第一篇文章[5]。检索所得的图书馆界最早的研究文章,是李超平的《阅读推广中的”技术性“话语体系》,文中提出分级阅读的深层意义是“把握在不同生理或心理年龄段的阅读需求”,还对应提出儿童图书分级典藏的概念[6]。2011年8月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其中明确提出“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 7]。
目前,我国分级阅读标准的研究主要由出版界推动,教育界的研究多在英文读物分级方面,图书馆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领域。2008-2009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分级阅读中心、接力出版社的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成立。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率先推出“两个标准”,但该标准将分级阅读设定为“课外阅读”,“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只针对1-9年级学生的课外图书。因此,国内的分级标准不够细致,分级标准没有量化指标,比较难操作;同时,分级标准对应的图书类型比较单一,多以具体的某出版物来体现。以上这些都是现在国内童书分级的瓶颈。
<!--[if !supportLists]-->3.3 <!--[endif]-->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的重点
3.3.1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研究
儿童分级阅读标准是儿童分级阅读行为和童书阅读分级的依据,周晓芹(2018)[8]、吴奇瑶(2019)[9]对英语体系的儿童分级阅读标——美国的蓝思分级法(lexile)、A-Z分级法(Guided reading level)、阅读发展评价体系分级法(DRA)和常识媒体评级和英国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国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的《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和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研制的《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李雅、张敬(2021)[10]汇总了国内外28种分级阅读标准,简要分析了各种标准在研发机构、分级对象、分级方法、等级表示方式、分级书目、应用人群、使用场景以及前途命运等要素方面的差异,其中介绍的日本“公文式学习法”、德国“阅读测量尺”和韩国“1318书虫”虽寥寥数语,但提供了多语种(日语、德语、韩语)儿童分级阅读的线索。
3.3.2中文读物儿童阅读分级标准的建设
在英美两国,基于英语语系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社会接受程度比较广,虽有出版界的探索,但国内尚未有权威的中文读物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业界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分析和探索。王泉根(2019)[11]指出“分级阅读要求一切从孩子出发”,“要了解儿童文学、儿童读物,而且要求了解和掌握儿童的一切特点”。宋丽丽(2014)[12]认为:“分级阅读的标准应该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更适应中国儿童的阅读实际”,按照年龄、年级、内容、性别分类,还可以按照图书本身特质分类。张晔(2021)[13]针对原有两个儿童中文分级阅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分级范围、引入量化分析、制定符合中文特性的阅读分级标准。陈嘉(2015)[14]还提出利用依据儿童借阅数据资料为主的大数据制定儿童分级阅读标准。
3.3.3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童书分级研究
国内童书分级研究中,王蕾(2017)[15]围绕 “小豆包桥梁书”的创作,介绍了童书分级创作的经验;基于出版行业对分级童书策划和组织的视角,王蕾、毛莉(2019)[16]介绍了“牛津阅读树”读物,吴奇瑶(2019)[9]、笪许燕(2016)[17]介绍了《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刘娅(2019)[18]介绍了“童趣汉语分级读物”,这些都是出版业分级图书出版比较典型的案例。图书馆行业也从分级阅读的角度对童书推荐书目进行了分析。徐蒙(2011)[19]将我国少年儿童推荐书目类别按照推荐机构为出版机构、图书馆和教育机构进行了梳理,在亲子阅读书目、课程标准中的推荐书目和中小学推荐书目中体现分级阅读的元素。李帆(2018)[20]在对公共图书馆儿童推荐书目进行了调查中发现仅有5%左右的公共图书馆对儿童书目进行分级推荐,童书分级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级标准,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制定儿童推荐书目时要注重儿童分级阅读,且在进行儿童分级阅读指导时,“要考虑我国儿童的心智发展的一个平均水平和平时阅读习惯欣赏水平,还要考虑所想要选定的图书篇幅、难度、主要内容,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各方面的因素,为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提供相对的科学、整体的参考和指导。
3.3.4基于多语种的童书分级阅读研究
基于英语的童书推荐,研究者基本上认同英美体系的诸如蓝思、A-Z分级方法,其他语种的童书分级阅读研究,只能从图书馆人对国外图书馆的研究中窥得一斑。宋辰(2015)[21]介绍了韩国为初中和高中生群体进行的阅读推广的“13-18 岁书虫图书馆冒险”,由读者在推荐的9个主题中选择书目。秦石美、贾婷杰(2021)[22]介绍日本鹿儿岛县近年推出的“每日 20 分钟”的阅读推广活动,针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群体进行分层阅读推广。芦婷婷(2016)[23]介绍了德国为儿童10-12个月、3岁左右和6 岁左右时免费发放的阅读大礼包的“阅读起点——阅读的三个里程碑”项目和为婴儿-10岁儿童提供印有年龄、身高及每个年龄段孩子最佳阅读和语言提高的“阅读测量尺”活动。吴明华、王丽帆(2021)[24]介绍了德意志国家图书馆开发了进阶式分级阅读书单:“认识阅读”(1-3岁)、“语言训练”(4-7岁)、“阅读联想”(8-10岁)、“阅读品格”(11-14岁)。吴明华、王丽帆(2021)[24]的文章还介绍了欧盟创始国其他国家图书馆的分级阅读活动:意大利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服务已经实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开发了“书虫”少儿分级阅读推广智能服务系统,荷兰公共图书馆的阿姆斯特丹公共图书馆有“儿童阅读测量尺”项目,比利时皇家图书馆有针对学龄前后儿童的“阅读起航”项目。
4 研究意义
4.1儿童分级阅读是阅读推广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分级阅读已然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广泛推行的阅读体系。在今天这个传媒多元、阅读多元的时代,分级阅读是时代的需要、公众的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发展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快,童书的语种也从单一语种向多元语言发展,而国内出版界的转译、出版相对滞后,导致收藏机构的积累与系统研究等上游供给与下游家庭、社会对儿童多元语言分级读物的需求日渐不匹配、不均衡。“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多元语言童书分级的阅读指导必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公共图书馆对童书分级阅读肩负了重要使命。
4.2 多语种儿童分级阅读是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全球化带来国际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跨文化的交流、融通;一带一路带来的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融通对多语种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粤港澳大湾区及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也需要未来的人才具备多元文化、多语种的特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首先要具备多元文化的特征,而多元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多语言环境。以文字和语言为使者,打开通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等核心圈层,迎接更高、更新的挑战。
2016 年12 月,《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5]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少儿阅读规律的研究和运用,科学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少年儿童的智力、心理、认知能力和特点,借鉴国外阅读能力测试、分级阅读等科学方法,探索建立中国儿童阶梯阅读体系,加快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阅读水平。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审议通过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6]和2019年《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7]中明确未成年人被列入阅读促进的重点人群,制定未成年人阅读促进计划是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有一条新政策:在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科目。2020年深圳市教育局官网发布了《深圳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思路》[28],提出试点将日语、俄语纳入中考外语科目。未来要花更多精力研究各语言的特点,规律,及差异性,并着手整理、推荐各语种公认的、核心的、儿童分级读物。
4.3 多语种儿童分级阅读是图书馆专业化阅读导引的发展趋势
作为图书分享、传递的公益机构——图书馆需要追根溯源,从体系上理清童书的分级规则;从阅读上给予家庭和社会更专业、精准的指导;从童书采购、分编、流通、传递与分享等一系列环节给家长、社会更全面的支持与服务。比如提供一套有章可循的多语种儿童分级阅读实践指南;提供多语种(中文、英文、日文、法文、德文等)的专业童书分级阅读书目,将读物持续性地推送给家长、学校和社会,科学性地逐步增加儿童语言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筹备策划多语种的原版阅读活动,引导、培养儿童对多种语言读物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扩充儿童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多语言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是深圳市图书情报科研课题“多元语言发展视角下的童书分级阅读指导策略”(编号:2020030)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程莉、李燕娜、朱茵、尹静、胡笳)
[参考文献]
[1]刘晓晔.早期阅读与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
[2]李云飞,袁曦临.国外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现状述评[J].图书馆杂志,2019(3):12-21
[3]于露.国内外童书出版分级阅读比较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4(10):71-74
[4]一张图带你看懂四大英文分级阅读体[EB/OL].[2021-09-16].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805195)
[5]子木.三专家纵论儿童分级阅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4-28(005)
[6]李超平.阅读推广中的“技术性”话语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0(02):8-10+7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EB/OL].[2021-06-20]. http://www.scio.gov.cn/ztk/xwfb/46/11/Document/976030/976030.htm
[8]周晓芹.海外华人少年儿童华文学习者华文泛读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
[9]吴奇瑶.分级阅读视域下童书出版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
[10]李雅,张敬.国内外分级阅读标准比较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02):16-22+45
[11]王泉根.儿童阅读与儿童分级阅读[N].人民政协报,2019-06-03(010)
[12]宋丽丽.接力出版社分级阅读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4
[13]张晔.我国儿童中文阅读分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39(03):14-17
[14]陈嘉.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如何制定儿童分级阅读标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06):128-130
[15]王蕾.为儿童服务的分级阅读创作[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12-12(003)
[16]王蕾,毛莉.英国分级阅读品牌读物“牛津阅读树”文本探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9(07):88-91
[17]笪许燕.探索基于大数据研究的分级阅读出版——以《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为例[J].出版参考,2016(10):49-50
[18]刘娅.关于儿童汉语分级读物的出版实践[J].传播与版权,2019(06):32-34
[19]徐蒙.近十年来青少年推荐书目发展与特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02):11-15
[20]李帆.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推荐书目调研[D].保定:河北大学,2018
[21]宋辰.韩国国立儿童青少年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及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15,(04):78-81
[22]秦石美,贾婷杰.日本:阅读推广有的放矢 扩大覆盖面[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04-23(031)
[23]芦婷婷.德国儿童阅读推广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6):116-120
[24]吴明华,王丽帆.欧盟创始国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出版广角,2021(01):79-81
[25]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2021-09-1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7/c_129421928.htm.
[26]全民阅读促进条例[EB/OL].[2021-09-16]. https://baike.baidu.com/item/全民阅读促进条例8990115?fr=aladdin
[27]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EB/OL].[2021-09-16]. https://baike.baidu.com/item/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3429054
[28]深圳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暨2020年远景目标[EB/OL].[2021-09-16].https://baike.baidu.com/item/深圳市教育局/10537392
[作者简介]桂定君(1980—),女,副研究馆员,深圳图书馆书刊采编部工作,研究方向为文献资源建设、少儿外文原版阅读指导等。
程 莉 (1980—),女,馆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部工作,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图书馆资源建设。
李燕娜(1982—),女,馆员,深圳图书馆书刊采编部工作,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和志愿者服务。
(来稿日期:2021-09-17 责编:冉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