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农具制作技艺 时间:2020.04.02 来源:原创

“深圳记忆”项目组赶往松岗。这里是深圳传统农具制作技艺的发源地,不仅有200年前的个人木器铺生产作坊和解放后宝安县第一家农具厂,更留有1000年南方农具制作的手工痕迹。

如果不进行一番了解和梳理,普通市民很难将“农具”和深圳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深圳记忆”此次将目光聚焦深圳宝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器农具制作技艺”,让大家知晓一个“农耕版”的深圳。

早已习惯了高楼林立的深圳和水泥钢筋的城市,当置身于文业成老先生的农具博物馆,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木犁、牛压、辘头车、木桶、木鹅盆……这些陌生的器具和久违的字眼,带给“深圳记忆”项目组成员一种扑面而来的乡土气韵。

在文业成老先生满屋的木具农器和他一口浓重的粤语声中,千年“农耕文明”的深圳跃然眼前。

▲木器农具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文业成。

 

▲小水车是文业成最得意的作品,内里结构做工完全按实物缩小还原。

 

千年历史,以家族传承为主

文业成,生于1945年,宝安区松岗街道居民,早年为松岗传统木器农具制作技师。传统手工技艺(木器农具制作技艺)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公益隆木铺的第四代传人。

从事木器农具制作50年,文业成门下传授了20多名学徒。技艺精湛的他能独立制作农具100多种,绘图编写木器农具制作技艺工序200份,并收藏有200多件旧农具实物。

文业成介绍说,我国南方生产制作农具,至今近1000年的历史。深圳的传统农具制作盛产于松岗地区,“经调查考证,深圳(原宝安县)制作木器农具经历了从个人木器铺生产作坊到解放后成立宝安县第一家农具厂,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制作历史。松岗地区在清代时期已经有制作木器农具的作坊,深圳的传统木器农具制作技艺主要集中在松岗旧圩庙前街一带,代表性木铺作坊有同昌木铺、来益木铺、安隆木铺、成利木铺,镇龙木铺、旺记木铺、公益隆木铺、佳利木铺等八家。”

“早年,学徒都是从木匠工学起、边制作边学艺,以家族传承为主,世代相传,或工匠师傅把学艺传承过来的手艺,传给子孙后代、师徒传授作为谋生的一项技能。”文业成表示,松岗的木器农具制作多元化、品类多,使用轻便耐用、一器多用、实用性强。其次,制作原材料就地取材,反映当时的深圳本地农民勤劳节俭的生活品德,刻苦耐劳、敢于创新的文化品格。

▲传统木器采用卯榫结合,不用钉子不用胶水,精妙神奇。

 

手工制作难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老宝安县木器农具制作虽然历史悠久,却没有生产技术记载,它的制作工艺全凭师徒传授和实践经验积累。这类手工制作难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特别是木雕部件、手绘花纹图案、制品的边缘修饰、削、雕的技术,都有它的秘诀和独特技艺,手传口授的民间手工艺特点浓厚。特别在制作民用家具用品、各种糕饼印格、各类木雕神像、木家具、木床、寿棺木的上彩等。”文业成表示,传统的农具制作技艺种类多,工序复杂细致,工时较长,成本上涨,使用的人不多且手工制作的时间长,机械化难以生产,全靠手工刀锯、破削和刨、雕刻、装配、上彩,现年轻人多不学,目前已后继乏人;尤其是木雕刻福禄寿字样和农具花纹图案上彩等技术,目前,松岗仅存四名用传统方法制作木器农具的老师傅。

“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恐将失传。”记者了解到,松岗街道已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调查、收集木器农具的传统制作工序、制作图纸、录像资源等保护传统技艺和制作密诀。用文字和光盘全面地记载木器农具的原材料、制作工具、工艺流程和拍照、记录保存下来。在本地已征集、收藏了一部分旧农具,将已损坏的农具用传统方法修复好。如今,松岗计划恢复原一百多种木器、农具作品,并用传统的制作工序逐一恢复农具的独特制作方法。

▲文业成回忆当年学徒出师的考核:制作木桶。

 

技艺折射宝安农业发展史

从学徒到师傅,再到非遗传人,文业成的经历折射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农业发展史。

文业成表示,松岗历史上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在解放前松岗仍是一个以单一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穷乡僻壤。新中国后,在松岗成立了宝安县的第一个地方国营农械厂,大量生产农具、木械、农业生产设备等来支援全县的农业大发展。1961年,宝安县成立手工业联社领导,松岗成立木器生产合作社,1964年成立松岗农具厂,其任务是担负松岗公社20多个自然村的农业生产的农具制作及民用木器生活用品的生产,以及支持松岗及宝安县周边地区农业大发展。

一身手艺,数代传承,文业成认为,深圳传承制作木器农具的技艺是自古至今、民间手工艺人在生活中的创造发明,对研究特色风情民俗民风和古中原遗风和历史文化的发展,尤其对研究广府人、客家人的农业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希望年轻人不要遗忘祖辈的历史,而是在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中,去触摸、感受先贤的智慧和那独具特色的岭南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