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社区志》记载“南三村”的历史:这里最早因地处南澳山脚下,本地人称作“南山吓”。香港开埠后,方便停泊的海滩逐渐成墟市,因地势较低称为“下环”,即南澳街市;南澳街往北地势较高处为主要居住区,称为“上环”。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上环“”下环“登记为”上南山“”下南山“与“畲吓”合称“南三”农业社,后畲吓分出,但所余部分仍称“南三”并沿用至今,属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南隆社区。
南三村是一座因商业聚居而形成的村落,以商业街(老街)为轴向东西侧展开,靠北侧一排民居建于河边。以前的房屋依靠钢筋水泥柱立在河底,颇有“水上人家”感觉。村口有座牌坊,上面刻有“居民新村”四字。村内民居因历经多次重建,已无传统民居,现存民居多为上个世纪80-90年代所建,钢筋水泥结构,一般高2层,一层可作为商铺,二层住人。
村民林水养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做过村长和社区工作人员,他仍清楚地记得,老人们常常提及村里的老建筑和赶海的故事,印象最深的要属——“很长的关厂”和那口“很清凉的水井”。
清代海关分支机构称“关厂”,民国改称“分卡”,抗战胜利后又改称“支关”。从林叔零散的回忆中依稀可以得知,海关原址位于南澳较高的位置,可瞭望整片海湾,儿时曾在海关遗址中玩耍。1901年10月,清政府在这里设立南澳关厂以加强缉私力量,负责从水头沙至大鹏角(石牛角)沿海地带巡逻,有员工18人,是九龙海关的下属。1934年,南澳成为税收兼具缉私分卡。1941年2月因日军入侵而停闭,同年7月,抗日游击队利用南澳分卡对出境货物征税,有力地支援了武装斗争。抗战胜利至新中国建立后多次调整撤立。至1961年,海关改设南澳监管组,1964年9月,撤回南澳工作组人员,业务改由沙鱼涌工作组负责,自此,南澳海关结束其历史使命。至今仍有“关厂小区”“关厂路”等地名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