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讲堂第二季(七)漫谈唐宋词的形体美与阴柔美

唐宋词是继乐府、声诗之后的音乐文学。它一开始就在形体上偏于婉约,正像古人所说,“词之体如美人,诗则壮士也”。唐宋词拥有诗所无法比拟的窈窕柔媚,袅娜多姿的形体美。同时,唐宋词的阴柔美也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敛和韧性。
其他

西方艺术掠影第二季(三)波提切利画中的诗情——兼谈佛罗伦萨画派的人文精神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最具诗意的绘画大师之一,其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和《春》以梦幻般的唯美风格,成为文艺复兴艺术的标志性符号,至今仍是乌菲齐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波提切利以独特的敏感气质,将神话与宗教题材转化为充满抒情意味的视觉诗篇——他师从菲利普·里皮(Filippo Lippi),继承了纤细柔美的线条语言,又融入自然主义的探索,最终形成兼具立体感与轻盈灵动的个人风格。 本次讲座将深入解读波提切利的艺术世界:从他对古典神话的浪漫诠释,到笔下人物忧郁而神圣的情感表达;从金箔装饰的华丽细节,到画面中流动的音乐性与哲学隐喻。通过其经典作品,我们将一同了解文艺复兴人升华为跨越时空的视觉传奇。升华为跨越时空的视觉传奇。
其他

中华诗词大讲堂第二季(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东坡的人生与词作

苏轼是北宋词坛的大家,他以极强的创造力,为北宋词坛带来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词作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是真正的君子之词。徐晋如老师通过剖析苏轼词的内在意蕴,解读苏轼的生命密码,为大家解说一个执着于理想,永远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苏轼。
其他

中华诗词大讲堂第二季(四)唐代山水绝句:以小见大的时空书写

绝句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以小见大”。诗人用极少的文字描述自己无限情思。简短的四句诗要将眼前的景物、内心的情感、人文风貌、乃至整个字宙气象都融入进去,这很考验诗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主要体现在对于“时”、“空”的书写上。在本场讲座中,讲者将以五言山水诗和七言山水诗为例,分析唐代诗人们如何在短小的绝句中创造时空张力,实现“以小见大”的审美理想。
其他

“穿城而过,走读深圳”系列讲座第三辑第十讲:人文之光照耀家园

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将关键角色交给某一座城市。这里出现的人和事诠释了转折时代的精神,成为后世重要的人文遗产。能否呵护和彰显这些遗产是城市对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所在。如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全纪录,费城是美国自由民主精神纪念碑,而平户则是日本大航海与明朝海商纪念地。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中国看上海,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看哪里?人们对深圳历史的了解有多少?本期讲座,嘉宾将带领大家系统梳理关于深圳城市发展的记录,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观察城市,以提升改革开放之城的人文自觉。
穿城而过 走读深圳

“穿城而过,走读深圳”系列讲座第三辑第九讲:解构深圳经济——为什么能迅速崛起和走向世界

深圳经济特区自1980年成立以来,GDP规模从不足香港的1/2500到2017年反超香港,人均GDP从70美元跃升至2.5万美元,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深圳经验成为发展中国家破解贫困与增长难题的范本。本期讲座,嘉宾将从经济角度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深圳四十五年来的发展变化,详细介绍深圳“政策先行+产业集聚+空间规划”的模式,解析深圳实践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与全球化协同中的核心价值,系统阐述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全球创新之都的崛起历程及其对全球发展的启示。
穿城而过 走读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