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 764
守望后现代浪漫——生态文明与通人教育
选集
播放音频
第1集
  • 第1集

守望后现代浪漫——生态文明与通人教育

人文讲坛

简介

  • 主讲嘉宾: 王治河
  • 时间: 2024年07月15日
  • 地点: 深圳图书馆中心馆五楼报告厅
  • 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深圳图书馆、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深圳市云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嘉宾简介:现任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哲学博士,师承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教授和柯布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科学》副主编。兼任中央编译局及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求是学刊》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新西兰《教育哲学与理论》、俄罗斯《生态生成》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后现代哲学、过程哲学、生态文明等。编著有《后现代主义辞典》《第二次启蒙》《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怀特海与中国》《过程与多元》等中英文著作十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哲学》、美国《环境伦理学》《东西方哲学》《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波兰《可持续发展研究》、保加利亚《巴尔干哲学》、印度《真理》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60余篇。

活动简介: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升学为路径、求职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是一种城市导向的齐一化教育,也是为工业文明服务的专才教育。随着工业文明的式微和生态文明的崛起,这种专才教育的不合时宜成为一种必然。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后现代的“通人教育”。这种教育侧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转化事物的能力以及联结学问与生命的能力。通人教育的“通”包括与自然通、与社会通、与实践通、与他人通。在这个意义上,通人教育是一种深度教育,它所要培养的是融会贯通之人、通情达理之人、有感通能力之人、“有感觉之人”。所谓“有感觉”就是对他人、对自然、对美好有感觉,对一个时代的忧郁有感觉。后现代的通人教育是对中国传统通人教育理念和西方通识教育优秀资源的创造性整合。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为通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通人教育的希望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