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 2318
先秦以来的“氏”与“姓”
选集
播放音频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先秦以来的“氏”与“姓”

人文讲坛

简介

  • 主讲嘉宾: 郭纪金
  • 时间: 2021年04月12日
  • 地点: 五楼报告厅
  • 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深圳图书馆、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深圳市云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嘉宾简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原系主任、退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传统京剧艺术,曾任戏曲编导多年。此外,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国文化等,参与编著《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历代山水诗选评》《华夏人文概览》等。

活动简介:姓,表示家族(或氏族)系统的符号。氏是姓的分支,用以表明家族(或个人)之所出。华夏族很早就有姓氏,演化过程漫长繁复,大体而言,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过程十分漫长的“有名无姓”时期;二是女性中心社会时期,“姓”的出现,“姓”字以“女”、“生”来表意,既是群体的标志,又具有群体内部“别婚姻”的功能;三是男子称“氏”阶段,三代以来,“氏”用以在身份上“明贵贱”;四是姓氏合一时代,秦汉以来,传统社会转型,氏族与群体的身份打乱,“氏”与“姓”有了多重功能,“别婚姻”的作用仍在发挥,而“氏”的“明贵贱”作用则被“重郡望”所代替。 在现今流行的说法中,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为“姬昌”、“姬发”、“姬旦”是不正确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但孔子并不姓孔,乃“子姓”,其先祖是殷代皇室。本次讲座将探讨先秦以来的“氏”与“姓”。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