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风筝 时间:2020.04.02 来源:原创

都市人在追赶时尚的同时,于灏却把追逐的方向定格传统。他不仅是一个风筝文化传承者,更是现实版“追风筝的人”。如同深圳罗湖区非遗保护办主任丁振远评价的那样,“于灏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守望者。他放飞的是风筝,追逐的是梦想。”

“深圳记忆项目组来到深圳罗湖文化高地——罗湖区文化馆,对深圳罗湖区级非遗“于氏风筝”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与“于氏风筝”第四代传人于灏的对谈简直就是一场关于风筝的诗会。从郑板桥口中的“纸花如雪满天飞”,到脍炙人口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再到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无不精彩,尽显美妙。”

于灏介绍说,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经过一番交谈,记者得知,我们熟识的风筝其实原名“纸鸢”(或木鸢),“五代之后才叫风筝。传说五代一个叫李邺的人,在放飞风筝之后,引风入竹,声如筝鸣,从而得名。”于灏说。

“放飞只是入门的第一步,要聚焦到制作中来,风筝才有灵魂。”于灏告诉记者,风筝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手工艺。近两千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风筝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春秋时期的军事用途到唐宋时代的民间玩具,再到现代社会将风筝上升为艺术收藏,给了作为民间艺术的风筝很高的礼遇。“风筝是表现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载体,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它将中国的经、史、子、集中的文化,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勾画出了大众通过放飞风筝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讲究“扎、糊、绘、放”四技

常人眼中的风筝,不过是一种游戏或竞技,在于灏的心目中,这可是一家四代的“传家宝”。

谈着谈着,于灏动手做起风筝来。他表示,做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技法,“拿扎风筝来说,要掌握平衡对称。比如,北方多烈风,风筝骨架比较多,为的是防止被吹烂;南方风弱,湿度大,风筝就要做得很轻。风筝做好后,还要试飞调整,做得好的会让风筝受风,也得会让风筝卸风(通过调整风筝平面与地面夹角实现),防止风筝被吹破。”

学会放风筝是入门的基础,要做风筝却并非易事。现在公园里到处都在放风筝,真正会做传统专业风筝的少之又少。于灏说,做风筝要掌握“体轻、平衡、风道”,还要有工笔绘画基础,放飞要结合天气、气压、风向等。所以,风筝综合了数学、物理、艺术、地理、体育等学科知识,想要很好掌握并不简单。更多时候,于灏把做风筝当做静心修养,因为做风筝是细致活,刻竹签,烤弯,扎起,绘画等,都要慢功夫,“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沉浸于风筝让人快乐。”

 源自齐鲁,植于深圳

“于氏风筝”传自于灏的爷爷于清波,于清波则是跟着父辈们在山东学的艺。世界第一只风筝即诞生于山东。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公元前468-376年)居鲁山(今山东潍坊青州西南部一带)时曾“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

“风筝作为娱乐工具约从唐代开始。”于灏说:“宋代的《宣和风筝谱》有多处记载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由于造纸术的出现,风筝改用纸糊,大大降低了费用,很快传入民间,“后来,《宣和风筝谱》散佚了,现存的只有曹雪芹撰写的风筝谱《南鹞北鸢考工志》。”

“中国风筝分布非常广泛,从高原到平原再到沿海,到处散发着风筝的魅力。”于灏介绍说,目前风筝在全国大致分四大流派:北京、天津、潍坊、南通。京津是传统的风筝,多按曹氏风筝谱来做,以做工精巧著名,多为硬翅风筝,又叫沙燕风筝,以燕子为主;南通风筝以板状加哨子为特色,飞起来时会发出响声;山东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风筝主要有:串式、硬翅式和板子等形式,其中以龙头蜈蚣最为突出。

于灏表示,深圳有全国最美的放飞场地——大梅沙,希望能成为风筝传承和创新领航城市。经十多年的风筝运动推广,深圳也引进了更独特的风筝类别,如3D软体风筝、运动风筝、夜光风筝、海上冲浪风筝、室内无风风筝、风动装置等。此外,于灏作为现任深圳市风筝协会长,也是创会发起人之一,经年累月研究、传播风筝艺术,并找到一个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最佳途径。

于灏告诉记者,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人们世代相传的风行艺术在此悠远流长,中国风筝史在世界风筝史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自己在童年时代,受到先辈引路;少年时代,又被中国古代的风筝诗词打动;成年后因工作关系拜访国内外风筝名师,受邀参加风筝赛事,当时西方各国风筝运动的蓬勃发展已远胜亚洲国家,被风筝节上漫天飞舞的形式各样的传统及创新风筝所吸引,“那美妙的场景,至今难忘。我希望有一天,在深圳的国际风筝赛场上,也能出现‘漫天飞舞风筝’的场景。让更多人喜欢风筝运动,让这项古老传统技艺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于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