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纸鸢”,风筝名自五代
风筝其实原名“纸鸢”(或木鸢),“五代之后才叫风筝。传说五代一个叫李邺的人,在放飞风筝之后,引风入竹,声如筝鸣,从而得名。”于氏风筝第四代传人于灏说。
讲究扎、糊、绘、放四技
做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技法,“拿扎风筝来说,要掌握平衡对称。比如,北方多烈风,风筝骨架比较多,为的是防止被吹烂;南方风弱,湿度大,风筝就要做得很轻。风筝做好后,还要试飞调整,做得好的会让风筝受风,也得会让风筝卸风(通过调整风筝平面与地面夹角实现),防止风筝被吹破。”于灏说。
学会放风筝是入门的基础,要做风筝却并非易事。现在公园里到处都在放风筝,真正会做传统专业风筝的少之又少。于灏说,做风筝要掌握“体轻、平衡、风道”,还要有工笔绘画基础,放飞要结合天气、气压、风向等。所以,风筝综合了数学、物理、艺术、地理、体育等学科知识,想要很好掌握并不简单。更多时候,于灏把做风筝当做静心修养,因为做风筝是细致活,刻竹签,烤弯,扎起,绘画等,都要慢功夫,“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沉浸于风筝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