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遗大家庭出现了“85后”的身影。“深圳记忆”项目组来到罗湖布心花园,探访在此扎根20余年的“脸谱面具绘画技艺”。主人彭芳继承父辈衣钵,在此钻研“脸谱面具”技艺。刚刚于2018年入选深圳罗湖区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彭芳,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从事绘画艺术已有十余个年头。在他们一家人的带动下,附近的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不仅领略了中华脸谱艺术之美,更加深了对脸谱人物的理解和认知,获益匪浅。
“脸谱起源于古文明”
几乎所有的人类族群,在其部落时代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中国先民们把他们崇拜的某种物品或者概念描绘出来,并对其进行一定仪式的祭拜。就这样,代表华夏民族古文明的脸谱艺术诞生了。
出生于1985年的彭芳,个子娇小,面容秀美,端坐在书桌的一头,俨然一幅中国画。彭芳出生于“脸谱世家”,除了家学和在广州美术学院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美术训练,她还师从南派把子粤剧名伶张福伟、赣剧采茶戏传统戏剧的美工许兵,原汁原味继承了中国脸谱艺术,潜心研究京剧脸谱,川剧脸谱,陕西马勺,藏式脸谱等样式,并运用到一些设计作品当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彭芳是深圳图书馆的资深读者,她曾经在深图“闭关猫蹲”一个月,读阅了图书馆所有可借出和非借出区域的与脸谱相关书籍,“申遗书能顺利完成,与图书馆提供的帮助密不可分。为此,我还入选为‘深圳图书馆服务案例’,内心倍感荣幸。” 彭芳说。
“戏剧脸谱起源于舞台艺术,它不仅是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系统化的。”彭芳说:“我们目前常见的脸谱以近两三百年间的戏剧脸谱的谱式为主,展示这些戏剧脸谱的常见媒介有两类,一类是舞台上用油彩把脸谱画在人脸上,可以随着人体脸部皮肤、肌肉、骨头的运动变化而变化,具有动态的舞台美术展示效果;另一类是传统工艺美术脸谱,这类脸谱是把脸谱图样,绘制在纸质、木制或者在其他综合材料的白胚上,做成以装饰性为主要目的的工艺品,脸谱面具属于这一范畴。”
“脸谱与戏曲密不可分”
脸谱不仅仅是色彩和图案,它背后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物故事。正是因为这些,“脸谱面具绘画”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彭芳。
彭芳表示,脸谱的发展跟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不可分隔,它起源于历史上的“代面”。据《旧唐书》记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代面”即“假面歌舞”的出现,这应是脸谱的鼻祖。“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开宗明义地告诉观众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这样的划分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不用再费心猜测、推理、判断。历史比较悠久的中国戏曲种类例如汉剧、秦腔、昆曲、京剧、粤剧等都有脸谱。”彭芳说。
“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喜剧人物张飞眉窝和眼窝画成波浪形,以示笑口常开、性格直爽;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再如关羽 ‘面如重枣’,再加上传统关公庙里约定俗成的关公像形象,自然画丹凤眼、卧蚕眉和红脸;包拯为黑脸展现‘铁面无私’,京剧脸谱里根据他的胎记给他画上月牙图案,而粤剧脸谱则根据包青天兼理阴阳的典故,在额头画上阴阳图。”通过多年的积累,彭芳在京剧脸谱、粤剧脸谱、川剧脸谱方面的技艺颇见成效。除了绘画,脸谱人物的造型和故事,她如数家珍,“这些,也是每次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中最受孩子、居民喜爱着迷的部分。”彭芳说。
彭芳认为,“脸谱面具绘画技艺”与中国戏曲一脉相承,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渗透并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艺术高于生活的精神追求,“因此,在进行脸谱面具的创作时,按照一定的程式画出标准样式并不是最高标准,通过脸谱面具展现脸部背后的人物性格,达到‘形神兼备’才是我始终追求的境界。”彭芳说。
“非遗重在科学传承”
采访过程中,彭芳一只画笔在手,始终没有间断她的创作,用她的话说,“之所以选择‘脸谱面具绘画’这门技艺作为终身职业,除了喜爱绘画、戏曲,更与这门艺术的纯粹性分不开,很符合我的性格。”
彭芳向记者展示一张脸谱面具的绘画过程,从准备白胚、定点定位,构图勾线,上底色,深入绘画,修改调整,上光油等。彭芳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可以让脸谱附着,例如服装,屏幕,行为艺术等。此外,作为非遗新一代,彭芳讲究科学传承,为此,她研发了夜光萤火虫系列和光变色系列脸谱。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更是一种饱含智慧与精神的文化。我们要传承和发展的,除了脸谱的图样,还应该将其内在的精髓传播给子孙后代,并且时刻对先人留予我们精神财富带有感恩的心态,妥善保护,薪火相传。”彭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