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忆
六步大架
深圳非遗
罗湖区
- 2024.08.02
中华武术,四海一家。禅武圣地,唯有少林。自古以来,少林武功因流派众多、武艺非凡而闻名四海、流传百芳。本期要介绍的非遗项目是,六步大架。它源于少林寺的“六度...
了解更多
中华内画艺术
深圳非遗
罗湖区
- 2024.08.02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它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花,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民间工艺巧夺天工的技艺。传统内画要求艺人在火柴盒那般大的鼻烟壶内...
了解更多
香云纱
深圳非遗
罗湖区
- 2024.08.02
“荔熟蝉鸣云纱响,蔗浪蕉风莨绸爽。”在舞剧《咏春》第二波排练照「归思」中,舞者手执赭红色的香云纱,宛如薄纱般轻盈柔软,精致而不失含蓄,含蓄而不失灵动。香云...
了解更多
咏春
深圳非遗
罗湖区
- 2024.08.02
数百年间,咏春拳在广东辗转流传,四十年代初,叶问、姚才、阮奇山被称为“咏春三雄”,叶问去往香港开宗立派广收门徒,被称为“叶氏咏春”。阮奇山将本门功夫传于岑...
了解更多
于氏风筝
深圳非遗
罗湖区
- 2024.08.02
古称“纸鸢”,风筝名自五代风筝其实原名“纸鸢”(或木鸢),“五代之后才叫风筝。传说五代一个叫李邺的人,在放飞风筝之后,引风入竹,声如筝鸣,从而得名。”于氏...
了解更多
锯琴
深圳非遗
罗湖区
- 2024.08.02
锯琴,也叫乐锯,是一种无管、无弦却富有表现力的特殊乐器。它来源于生活,由一把普通的钢锯演变来。锯琴由琴身(锯片),锯座(锯把)组成,有齿的一面称锯齿,无齿...
了解更多
思月书院
古村古建
罗湖区
- 2022.01.17
位于深圳罗湖区东门步行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有300余年历史,曾为省港大罢工接待站,多经革命战争风雨的洗礼,"寓学于民而惠于民"是古老思月书院的一贯宗旨。
了解更多
灯笼张
传统手工艺
罗湖区
- 2022.01.05
介绍张氏灯笼的起源、制作与传承。张氏灯笼起源于广东省兴宁市,随传承人张进枢扎根深圳。制作需经砍竹破篾,灯笼口的起口、收口,编织等步骤。灯笼张在深圳的传承延...
了解更多
银壶收工下
传统手工艺
罗湖区
- 2022.01.05
介绍“银壶收工技法”的过程。纯洁的白银,经过数十道工序,涉及几十种工具,在几十万次的精敲细击下,精雕细琢,始成银器。一片银,随着收口成为碟形、碗形、斗形,...
了解更多
银壶收工上
传统手工艺
罗湖区
- 2022.01.05
介绍“银壶收工技法”的传承人魏东。魏东的工作室位于深圳龙岗区坂田岄松舍,他几十年如一日,将银壶的“收工技法”钻研到极致,并创新研发“满锯瓷”。同时他传道、...
了解更多
红色寻踪口述历史·卓辉
红色口述历史
罗湖区
- 2021.08.02
卓辉
1937年生于龙华弓村,原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
12岁作为交通员加入游击队,隶属于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交通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任宝...
了解更多
红色寻踪口述历史·李建国
红色口述历史
罗湖区
- 2021.08.02
李建国
1953年生,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会长。
父亲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广东,母亲是坪山人、东纵老战士。作为革命后代的代表,以研究整理深圳...
了解更多